奥意建筑项目获最佳教育建筑大奖
2024-03-29 09:00
来源: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近期,根据ARCHINA建筑中国项目相关阅读数据,在16000项目中精选出了ARCHINA2023年度建筑大奖TOP10。年度最佳建筑涵盖10个类别,涵盖商业建筑、办公建筑、酒店建筑、文化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住宅建筑、产业园区、养老建筑以及改造与城市更新。
由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简称“奥意建筑”,本会理事单位)设计的深圳市燕川中学荣获2023年度最佳教育建筑TOP10。
深圳市燕川中学位于宝安区燕罗街道燕川社区,南邻广田路,北接大华路,用地面积87085.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000平方米,是一所60班能容纳3000学位的寄宿制高中。
校园,为学生提供文化教育的场所,它承载着社会对下一代人才成长的寄托,也承载了建筑师对于未来教育空间的构想。高中校园除了传授知识,应该是一个可以让芸芸学子努力为美好未来拼搏的同时,塑造独立人格的地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成长本身,对于每个人都是一场漫长的旅途。
设计构思
我们提出“旅途”的设计构想,不希望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们每日活动仅限于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的三点一线,而是在学习与生活之间,打造一条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新奇“旅途”。在遵循教学楼常规布局的基础之上,“旅途”为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添加风景。它可以是一个剧场、一个平台、一个空地,甚至一个休息的座椅台阶,可以让人展开不拘形式的活动,它是校园生活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与舞台。
向心型“C型”院落串联
传统院落布局适应性衍生
教学及宿舍建筑以串联的“C型”院落形态,面向中轴呈现出开放性特征,像张开的臂膀般拥抱校园。C型串联院落围合成数个静谧的庭院,单面不围合的手法弱化了围合的闭塞,模糊了场所边界,形成宁静舒适而不失流动开放的庭院空间,呼应现代开放创新的教学理念。
△开放式院落面向中轴
C型院落的串联自然而然形成数个错落有致的庭园空间,设计巧妙运用引景、对景、夹景、框景等手法,让校园气质由内而外的蔓延出来,带动了不同空间之间的互动性,渗透性和传承性,空间营造灵动且富有变化。
△艺丘园——一半自然,一半人工的交流场所
台地间的高差,由天然的草坡过渡,呈现出别样的层次美。拾阶而上,一片片清润的台地景观豁然眼前。结合台阶设置温馨座椅,营造非正式庭院交流空间。草坪是校园建筑天然聚集地,我们在庭院中设置大量的绿地,通过留白的手法留给师生去发挥创造。半围合,半开放的建筑布局,首层架空,立体园林的穿插等设计手法带给师生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受,创造移步换景,人在景中行的空中体验。
△学思园——蓝花楹下的青葱记忆
△百城园——定格记忆的是树下阅读的你
“趣味置入”
我们在这些院落空间中置入一些趣味元素。“方与园”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智慧哲学,亦常映射于中国古建之中。我们在教学区方形院落之间嵌入半圆形连廊,在宿舍区中心设置半圆形下沉户外剧场,丰富了整个庭院的内部空间。方与圆,高与低,虚与实的建筑处理手法,拓展空间维度,增强空间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弧形连廊丰富了空间特性
△半圆形户外剧场——各式的表演,展示属于青春的生活
营造一条“街巷”,激发活力再生
我们希望在教学区、宿舍生活区及运动区之间创造的这条“旅途”不仅是一条三点一线必经的路径,而是高度复合的空间场所,不再是封闭的功能堡垒,而是包容、开放、交融、共享的多元空间。这条旅途更似中国传统街巷,以功能空间为媒介,营造动态的生活场景,进而为空间带来活力。
△高度复合的街巷空间
“多义旅途”
我们设计了一条高低错落的风雨连廊串联整个校园,形成高效便捷,多维复合的立体交通系统,创造属于师生的多义旅途。错落有致的空间在阳光下徐徐展开,从清晨一角的晨读,到课间激烈的辩论,廊架里的谈笑,坐在台阶上看书,在柱廊中奔跑,为操场的健儿们呐喊加油,到黄昏赏日落晚霞。在这里,丰富的空间给多样的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人与建筑实现静默而优美的对话。
△清水混凝土的风雨连廊和红砖形成轻重交错的景象
△社团活动室穿插于连廊之中,为师生提供多样的场所
△廊架上的台阶亦是最佳视角的运动场观众看台
△连廊楼梯上的你亦是校园的一道风景
“复合功能载体”
这不仅是一条风雨连廊,更是高度复合功能空间的载体。我们将报告厅,小剧场,活动室,图书馆,体育馆及食堂,布局于这条三点一线必经的街巷之中,提高了功能空间的使用率,而这些非正式教学功能空间正是激发学生创意的场所。同时架空,楼梯,骑楼,檐廊,屋顶球场等趣味空间穿插其中,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添瓦加彩。
△报告厅—知识与艺术的交响
△图书馆——沉浸式“悦读”空间
塑造“场所精神“,实现人文共鸣
一个好的校园应该具有独特的体验感和场所属性,并让人与之产生共鸣和对话。建筑立面主材采用棕红色陶砖,温暖的色调和材质为校园增添浓厚的人文气息。具有历史感的陶砖与现代金属窗框之间的碰撞,呈现厚重与轻盈,粗糙与精致并存的别样美感,精细的砌筑,光影变化演绎出细腻的气质和生动的立面表情,实现无地域性的新文化建筑语言,体现在传承中创新的设计内涵。
△校园教学区主入口——陶砖与深灰色金属的碰撞
△教学院落——丰富的立面细节
“工艺美学”
建筑外墙以红砖、清水混凝土、玻璃为主要材料。借助现代化的幕墙技术,一块小小的红砖呈现出十余种不同的建筑细部,通过砌筑方式的变化,演化出叠涩、券廊、镂空、叠字等构成手法,传统砖石建筑语汇在更大的建筑尺度上获得了新的阐释。
叠涩,一种古代砖石艺术手法,我们将此手法运用到立面设计中。通过一层层的堆叠向外挑出图书馆的入口空间,极富韵律和秩序,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升。钟塔设计一根根高耸的线条强化一点透视构图,将视线引至钟塔的时钟,是校园标志性的存在。
△叠涩
券廊,由拱券演化而来,在图书馆与体育馆中的架空及交通空间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极具序列感与指引性。作为建筑的灰空间,既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也是不同功能区域的衔接,券廊本身亦是校园独具特色的节点空间。
△券廊
镂空,通过在墙面抽离砖块的做法将实墙虚化,立面在统一之中创造明暗显隐的变化。镂空手法在食堂主立面做到了极致的设计效果,阳光穿过砖的空隙洒落于走廊或室内,模糊了建筑内与外的界限。
△镂空
叠字,传统砖石建筑讲究磨砖对缝,砖块凸出的做法由此延续而生,通过砖块的凸出构成与该建筑功能相匹配的中文字体,配合光影的强化,让传统文化蕴意具体落位到建筑的细节之中。
△叠字
燕川中学于2022年9月已投入使用,它迎接着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在此学习成长、逐梦未来。奥意建筑也将持续探索文教建筑领域,为学子们带来更多安全舒适、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