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BIM投标方案中的“成本控制的措施”

2022-08-15 10:07

来源:BIM客网

       在初步设计阶段,利用 BIM 模型的历史数据,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基础数据拆分实物算量,保证项目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可以利用 BIM 技术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模拟施工,保证施工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BIM 模型输出的工程信息、施工进度信息和构件信息可以从造价软件中直接提取,以后续进度款支付和材料采购提供方便。

       通过BIM可视化功能、模拟施工等软件功能,可以建立BIM数据模拟,从而为工程项目在各个阶段的决策模拟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可以利用BIM数据模型,根据拟建项目的类别和性质,调取与之类似的工程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等造价数据库,亦可直接数据库输出历史类似工程项目造价单价,据此可以更加快速精确的估算拟建工程项目的工程总造价和总投资,为业主方的投资和决策提供较为精确的依据。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尤为重要,因为约70%的建安成本是由设计决定的,通过将设计图纸元素与BIM数据库造价信息关联,让图纸元素赋予造价信息,即可按照进度时间安排,输出任意分部分项工程造价信息,从而控制工程造价,实现造价目标限额设计的目的。在设计图纸会审和交底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克服传统二维平面图纸专业独立设计,图纸问题难以发现或者发现不全的问题,通过BIM模型平台系统将各专业图纸整合,利用BIM3D、4D或5D可视化模拟功能,参与各方可以从各个角度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和碰撞检查,减少设计图纸中的疏漏、错误问题、施工方图纸理解错误造成的返工,有效地避免各方因图纸问题而引发的各种错误和纠纷,提高了成本控制水平。在施工阶段,由于材料费在工程造价占的比重超过70%,因此,若要控制好施工成本必须对材料消耗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节约。虽然当前的工程成本控制中有健全的限额领料和手续审批制度,但材料审核人员仅凭借经验和少数参考数据仓促的判断很难判定材料单上的消耗量是不是合理,因此,材料消耗量的控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BIM技术的应用,平台数据库中大量的历史项目的工程数据可供审核人员调用和查询,还可以在模型中多维模拟施工,对工程项目进行分部分项拆分和汇总,可得出任意详细工作的材料消耗指标和消耗量,从而真的实现限额领料的目的,更好地控制工程成本和造价。

       通过以下以 BIM 为核心的8大成本控制措施,利用易达BIM造价管理for Revit准备的各阶段方案的BIM5D基础数据,上传到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监控系统,旨在为项目全过程成本的精准管控,改变过去严重超概或者施工过程中“秋后算账”的过程结算方式,有效化解项目管理结算难的问题,将 BIM 一模多用的成本精准管控真正落地。

        1. 精准的设计优化手段

       在方案比选与设计优化阶段,通过 BIM+VR 技术应用,实现 360°沉浸式的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交付的成果不再是单一的二维施工图纸与二维效果图,通过 BIM 模型不仅能直观反映二维图纸的设计意图,还能在三维环境下检查并优化设计图纸的碰撞分析、管线综合、净高优化等问题,让建设方高效、快捷、精准地确定设计方案。

       2. 精准的协同环境

       为保障项目可以进行项目精准的设计优化,不管我们项目的实施人员在什么地方,通过协同平台可以实现异地协同建模、协同设计、协同优化,实现模型数据、项目资料的互通互用。而项目相关的实施人员可通过协同平台实时关注本项目的建模进度、任务权重、质效考核等,实现建模各阶段模型数据的安全管理、进度控制、沟通协同,方便对项目实施的质量、进度把控。

       3. 精准的工程量计算

       通过把各阶段中需要对比的各方案BIM 模型构件直接绑定国标清单,把 BIM 模型里面的构件与清单建立关联,快速准确完成各方案BIM模型的清单工程量统计以及造价比较,从而有效解决各方案成本预算的问题,并利用最后确认的性价比最优方案保证投资概预算的准确性,实现根据 BIM 模型编制招投标清单(或施工中标后绑定合同清单)。将模型维度与合同维度(合同清单)无缝结合,解决 BIM 的概预算及时性应用难题。最后计算汇总设计各阶段 BIM 模型的清单工程量,利用工程大数据平台对清单工程量进行方案成本及效益对比分析,最终输出招标 BIM、招标工程量清单文件给予项目各参与方进行参考。

       4. 精准的施工进度监控

       把 BIM各阶段设计模型与施工进度关联,实现计划进度模型与实际进度模型的直观、实时、动态对比查看,建立全过程 BIM 5D 模型。施工单位在以往施工过程中往往利用静态的施工进度计划图把控施工进度,使得施工进度不能事先模拟,采用计划施工进度与实际施工进度双模合一窗口对比,让项目管理团队可以通过模型对比直观、实时地掌控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模型差异。

       5. 精准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通过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手段让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管理与BIM实施关联,让参建各方不再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在质量、安全检查过程中通过BIM构件二维码扫码技术及时发现构件存在的问题,将存在隐患问题的照片、视频、语音及相关附件资料上传,形成整改单,整改后的结果则自动回传到模型构件,可随时详细了解某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整改情况,做到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的提前介入、及时解决、动态监管。

       6. 精准的变更管理

       利用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手段,对设计施工图阶段之后业主要求的设计变更或者不可抗力的设计变更,通过将改动后的 BIM 模型上传至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监控系统自动进行对比,可实时查看到变更的构件、变更前与变更后的工程量、造价变化差异等,并自动形成变更单。

       7. 精准的支付管理

       每一笔支付以合同为依据,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跟据施工合同,约定施工过程结算节点,让施工单位上传支付 BIM 模型到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系统自动根据支付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时间段进行对碰,系统自动生成我们需要查看的支付单即施工过程结算书包含了本次支付工程量、分部分项费用、措施项目费用、规费、税金等,高效、及时地让多方进行审核,并严格控制支付的工程价款在合同约定的支付比例中,避免超批、超付。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显示各支付款项情况让业主做到每一笔支付心里有数,解决 BIM 支付的云应用,实现施工过程结算。

       8. 精准的结算

       通过BIM 模型的不断深化,各阶段上传到BIM轻量化云端的数字化监控系统,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过程和结果信息都以 BIM 为载体进行完整的归集、保存、留痕(留下完整证据链),最终结算仅变成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极大提高了竣工结算文件编制的效率和质量,解决常见的竣工结算久拖不结的现象。在项目全过程各阶段形成的 BIM 成果,汇总至项目 BIM 数字化资产平台,为该项目的日后的运维提供数字化手段,最终通过 BIM 完成项目过程结算,实现以造价控制为目的的全过程咨询管理。

声明:本文章内容来自BIM客网 ,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