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BIM管综原则及出图规范
2022-08-01 15:38
来源:BIM学社
管道交叉处理的原则
1.排水管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采用的处理方法须征得权属单位和其他单位同意。
2.管道交叉处理中应当尽量保证满足其最小净距,且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管道交叉处理的方法
施工排水管道时,为了保证下面的管道安全又便于检修、上面的管道不致下沉破坏,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1.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排水圆管施工时,采用在槽底砌砖墩的处理方法。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且当钢管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400mm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
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圆管(直径<600mm)在下,铸铁管,钢管在上,高程有冲突,必须压低下面排水圆管断面时,将下面排水圆管改为双排铸铁管、加固管或方沟。
3.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在70mm及以上时,可在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承管道。当顶板至其下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70mm时,可在顶板与管道之间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900。
4.圆形或矩形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在铸铁管、钢管外加套管或管廊。
5.排水管道在上,铸铁管、钢管在下,埋深较大挖到槽底有困难,进行上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上面排水管道基础在跨越下面管道的原开槽断面处加强。
6.当排水管道与其上方电缆管块交叉时,宜在电缆管块基础以下的沟槽中回填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石灰土或砌砖。排水管道与电缆管块同时施工时,可在回填材料上铺一层中砂或粗砂。电缆管块已建时,回填至电缆管块基础底部的材料为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回填材料与电缆管块基础间不得有空隙。
7.一条排水管道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管沟在上,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或上面已建,进行下面排水管道施工)时,下面排水管道强度加大,满槽砌砖或回填C8混凝土、填砂。
8.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增强上面管道基础,位于下面排水方沟的顶板或根据情况,压扁排水方沟断面,但不应减小过水断面。
9.预应力混凝土管与已建热力管沟高程冲突,必须从其下面穿过施工时,先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套管过热力沟,再穿钢管代替预应力混凝土管。
10.预应力混凝土管在上,其他管道在下,上面管道已建,进行下面管道施工时,一般在下面槽底或方沟盖板上砌支墩。
机电安装工程管线综合排布总则
总则
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2.有压管让无压管。
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7.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4.调图初期由业主结合装修确认综合支架使用范围(应明确综合支架商务成本)。
15.调图初期明确穿梁范围。
16.为节约成本排烟等压力有富余且不常使用的系统与三条以上的水管排烟上翻让风管。
17.结合万达管控要求,空调水系统尽量不走公区有吊顶的位置(避免检修不变,漏水凝露等风险对公区吊顶部分带来的影响,以及后期试压对公区装饰进度上的冲突。)
18.为保证铺内无吊顶区域的美观性,消防、喷淋、空调水系统、常规给排水、等管线在铺内走一起。(是否做综合支架根据前期商务的情况)
19.为保证美观以及减少系统水损,管道有翻弯时应整跨翻弯。连续翻弯时可协调业主考虑穿梁。充分利用梁窝解决管线碰撞问题。
20.BIM单位应结合设计图考虑阀门,支架,保温等安装空间。
21.原则上管线不超过两层。
22.管线避让原则:有压力让无压、小管让大管、简单让复杂、冷凝水让热水、附件少的管线让附件多的管线、分支让主管、非保温让保温、低压让高压、气管让水管、金属管让非金属管、给水让排水、检修难度小的管线让检修难度大的管线、常态让易燃易爆。
管线纵向排布原则:气体上液体下、保温上不保温下、高压上低压下、金属管道上非金属管道下、不常检修上常检修下、电上水中风下。
管井道处应结合建筑充分考虑安装检修,阀门操作等空间并不影响建筑功能。
出图规范
在讨论出图之前,有一个前提要讨论,就是出哪些图,出什么样的图。图纸是设计院的产品,产品根据所有达到的目的有不同的种类,如方案表现图,工作白图,综合示意图,施工图等。但作为图纸最基本也是最通用的目的是反应设计意图,但是因为展示给设计意图的对象不一样,图纸在表达习惯上和要突出表达内容上就是区别。对于国内建筑设计院工作量最大,就是盖过施工图出图章的“施工图”,施工单位常称之为“蓝图”。这份图纸的用途主要有三项,核算成本、提交主管部门审查和指导施工。
这里我们讨论能满足核算成本和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核算成本的基础是对构件或设备的精确描述以及数量的正确统计,BIM软件对构件的精确数字化定义对满足这点要求来说有先天优势。指导施工的要求是图纸中构件的定位和标注要准确明了,位置无冲突、图面表记清晰,符号容易识别等等。BIM软件的三维表达功能对解决位置无冲突是利器,所剩下的问题就只有图面表记方法了。
Revit软件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平面,除了一些系统族在不使用API时无法自定义外,普通用户实际上可以通过自己做“族”完成大部分标记的自定义,如机器、风管、风口、水管等的标记方式都可以通过做“标记族”来实现。用户可以制定大部分符合“国标制图规范”的标记符号,或符合企业内部图例的标记符号。
在绘制图框的时候,在设置好了比例和长度以后,设置好标签根据之前的表格去设置相应系数。在图框绘制完成后,完成添加好的文字和标签以后,在导入共享参数时,应当选择实例,选择图纸。在标题栏载入进来以后,事先修改项目参数。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11条原则
为什么搞机电管线综合排布?
1.对建筑物内的机电管线进行最佳排位,最大程度减少管道所占空间,提高天花的吊顶高度。
2.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先在设计中解决,有效地避免了机电管线在平面、立面上的交叉和冲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节约工程成本。
3.管线的有序排列给工程竣工后的维修和管理带来许多方便。各种工程管线各自具有各自的工艺布置要求,当出现相互交叉挤占同一空间的问题时,应相互协调、布置得当。
二维排布准备工作
1.熟悉各专业图纸,不仅仅是本专业的,包括其他专业的图纸;
2.处理底图,(将建筑专业修改为8号色,各专业按专业性质分层,分色);
3.将各专业图纸复制至建筑底图上
4.根据标高要求,完成各专业管线的标高;
5.根据需要完成剖面图的绘制 ;
6.将完成的各专业图纸分开,分别出图。
具体排布原则
1.管线综合应以暖通专业为主,水电专业为辅,因为暖通的风管最大。水暖电如果出现打架、互不相让时,由项目经理进行协调。最后由专人进行汇总,绘制最终的管线综合图纸。
2.暖通的风管如果不止一根,一般来说,排烟管宜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宜高于小风管。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
3.水管方面,有压管绕无压管。
4.空调水平干管宜高于风机盘管。
5.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决定。
6.电气专业桥架安装比较自由,可以见缝插针,建议先把空调、给排水的管道安排好,再考虑桥架的空间。桥架不宜安装在水管的正下方。
7.给排水的管道较多,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其单独占一段水平空间,不与空调管道并行。但是高度紧张时这样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实在安排不下时,让个别水管穿梁。如果穿梁都无法解决吊顶的问题,那只好改系统了,比如水管全改成竖向系统,不走水平管。
8.从走道进入房间的新风支管如果与梁或者其他管道打架,可以改用软风管,自由弯曲,绕开障碍物。
9.走道吊顶里不能全部摆满,要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便于以后检修。
10.复杂的工程,图纸是画不清楚的,要靠施工单位在现场做综合。
11.公共走道内考虑到安装空间小桥架、母线、喷淋在最上面,风管、水管在下面,遇见打架,电管和水管让通风管,电管让水管。
声明:本文章内容来自BIM学社 ,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