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BIM在教育行业项目建设优势

2021-08-30 11:37

来源: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

       从教育建筑本身来看,教学的行为是教育空间最重要的内容,影响着教学空间的形态和模式。现代教育强调校园各层级空间的高效利用,建立室内室外结合的非正式学习空间,结合我们在建筑立面、建筑空间、景观的色彩运用表达情感需求和功能需求,在这里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发挥三维空间的优势把设计元素模拟出来充分推敲。

1、建设设计

       校园建筑项目复杂程度高,建筑功能相对较多,且设计综合考虑因素多,兼顾空间利用、安全性能、独特外观设计、使用功能、与校园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套、景观与绿化、文化气息、低碳环保、使用者便利性等因素,设计方案经学校主管部门多方审批和未来使用者的层层筛选,极易发生变更而延误设计,进而影响施工计划安排。

       校园建筑数字化有利于设计阶段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各设计专业人员可以通过BIM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交流。用户端可以实时提出修改意见,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团队的设计深化和修改工作。同时,数字化方式使设计阶段的文件有效传递至施工阶段,使设计与施工阶段无缝对接,减少施工图交底过程中就施工文件交接而占用的时间。

       数字化建筑以三维形式表达,建筑师、工程师和用户均通过直观的三维模型检验设计合理性,三维形式的直观可视性有助于提高当事人沟通交流的便利性,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2、建设施工

       由于校园建筑项目复杂,在施工中容易产生各分包重复施工和施工交界面不清的问题。重复施工和施工交界面不清均导致低效率和工程争议,进而需要启动工程索赔和争议解决的机制,解决由重复施工和施工交界面不清导致的问题,通常由此带来的经济和效益损失巨大。通过校园建筑数字化方式,承包方可以进行实时碰撞检测,进行有效地施工组织。

3、项目运维

       校园建筑运维阶段较长,一般会持续到合理建筑寿命结束,因此对校园建筑运维和物业管理的要求较高。由于校园建筑类别丰富,涉及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馆、办公楼、学生宿舍等,各类建筑对运维和物业管理的要求不同,增加了校园建筑运维难度。

       传统校园建筑运维过程大多通过纸质文件实现记录和核对功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检修过程也较为耗时。通过BIM技术,少量物业管理人员可长期有效管理大量校园建筑,建筑信息维护脱离纸质文件,实现动态可视化管理。

       物业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掌握建筑物运行情况,实时了解设备运行和故障情况,通过核对三维建筑模型,找到问题发生地点和故障设备型号,及时修复故障,提高建筑物使用和管理效率。目前,BIM技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都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实践,但在运维阶段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

结 语

       随着BIM技术在城市建设的应用和发展,我们相信校园建设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若能借助建筑工业现代化、低碳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势能,那么BIM技术在教育相关的项目建设中必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更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文章内容来自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公司,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